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设计有哪些可以选的题目{简单点就好}?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工程师的重要教学阶段。毕业设计(论文)着重培养学生设计、计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计算机绘图、撰写论文的能力,总结、归纳、获得正确合理结论和表述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

课题应尽量来源于生产实践,并以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和机械产品的工艺与设备设计为主。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设计,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铸造工艺过程设计、锻造工艺过程设计、焊接工艺过程设计、热处理工艺过程设计、装配工艺过程设计和工艺装备设计(包括刀具、夹具、量具、辅具设计),以及专用机床和专用设备设计。

冷冲模课程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环节计划安排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首选内容。模具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学习冷冲模设计理论课程后,其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学生在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模具零件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文献方面受到一次综合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塑料成型制品是以塑料为主要结构材料经成型加工获得的制品,又称塑料制件,简称塑件。塑件成型制品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电子仪表、电气设备、通信工程、生活用品等方面获得大量应用。

塑料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是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成型是将各种形态的塑料原料(粉状、粒状、熔体或分散体)熔融塑化或加热达到要求的塑性状态,在一定压力下经过要求形状模具或充填到要求形状模具模腔内,待冷却定型后,获得要求形状、尺寸及性能的塑料制件的生产过程。

常用塑料成型工艺有注射成型、压缩成型、传递成型、挤出成型、中空吹塑成型、真空吸塑与气压成型等。塑料制件成型后,可直接使用或与其他制件装配组合后使用;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修饰等后处理工艺提高其使用性能和品质。塑料模具是成型塑料制件的工艺装备或工具,其结构、性能、质量均影响塑料制件的质量和成本。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分型面、内浇道、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塑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塑件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外观质量、表面粗糙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塑件成型过程中,桂具结构对操作难易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件时,应尽量减少开、合模取塑件过程中的手工操作,尽可能采用自动开、合模和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塑件能自动从模具上脱落。另外,模具制造成本对塑件的成本有很大的影响。除简易模具外,一般来说制模费用很高,尤其是当批量较小时制模费用在塑件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通常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提出任务书之后,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设计步骤如下:

1)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工艺设计是工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前期工艺准备工作。无论是普通加工还是数控加工,手工编程还是数控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过程分析,拟订加工方案,确定加工路线和加工内容,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用量,设计合适的夹具及装夹方法。所不同的是在普通机床上,是用工艺规程、工艺卡片来规定每一道工序的操作程序,按步骤加工;而在数控机床上,则把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规定以数字符号信息的形式记录下来,用它来控制驱动机床来加工。由此可见,不管在普通机床上还是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在数控机床上则是自动进行。

4)处理特殊的工艺问题:对刀点、换刀点的确定,加工路线的确定、刀具补偿、分配加工误差等。

6)在编程中,对一些特殊的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刀具轨迹路线设计等)也应做一些处理。

作为毕业设计,最普遍的是用前两种较为简单的类型–开关量控制和模拟量控制。而开关量的顺序控制又是工业自动化设计的首选。可用PLC作为开关量逻辑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利用PLC取代传统继L电接触器控制,如机床电气、电机控制中心等,也可取代顺序控制,如高炉上料、电梯控制、货物存取、运输、检测等。总之, PLC可用于单机、多机以及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场合。用 PLC 实现闭环过程控制是 PLC 的第二个较重要的应用方向,例如深度、压力、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闭环PID控制。这种类型主要是用在系统中开关量较多、模拟量较少的场合。不过PLC中的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和PID模块价格较贵,相对于单片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来说投入过高,而显示、编程功能较弱。这些因素在选型时应特别注意。可编程控制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使它的设计内容和步骤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系统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是允许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可以分开进行设计。这一特点,使得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变得简单和方便。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以计算机(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它主要应用于恶劣工业环境中的机械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目前它已大量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成为实现工业自动化的一种强有力工具。PLC的诞生给工业控制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飞跃,与继电器、微机控制相比, PLC有它独特的优点:

(1)开关量的逻辑控制:它是 PLC 最基本的功能。所控制的逻辑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时序的、组合的、计数的、不计数的等等,控制的输入/输出点数可以不受限制,少则 10点,几十点,多则成千上万点,并可以通过联网来实现控制。

(2)模拟量的闭环控制: PLC具有A/D、D/A转换及算术运算功能,因此可以实现模拟量控制,有的PLC还具有PID 控制或模糊控制的功能。可用于闭环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过程控制。

(3) 数字量的智能控制:利用 PLC 能接收和输出高速脉冲的功能,再配备相应的传感器(如旋转编码器)或脉冲伺服装置(如环型分配器、功放、步进电机),就能实现数字量的智能控制。较高级的PLC还专门开发了位控单元模块、运动单元模块等,可实现曲线插补。新开发的运动单元还能识别数控技术的编程语言,为PLC进行数字量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方便。

(4)数据采集与监控:PLC实现控制时,可把现场的数据实时显示出来或采集保存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较普便使用的是 PLC加上触摸屏,可随时观察采集来的数据及统计分析结果。

(5)通信、联网及集散控制: PLC的通信联网能力很强,除了PLC和PLC之间的通信联网以外, PLC还可以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和联网,由计算机来实现对其编程和管理。PLC也能与智能仪表、智能执行装置(如变频器)进行通信和联网,互相交换数据并对其实施控制。利用 PLC 的强大的通信功能,把 PLC 分布到控制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